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引爆效果(Priming Effect)


引爆效果(Priming Effect)
引爆效果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Meyer和Schvaneveldt於1971年提出。他們的研究發現,當人們接受到某些信息時,這些信息可以影響他們對後續信息的處理和判斷。是一種預示效果

戴維斯(Davis)引爆效果,又稱語義效應,是指當人們在處理一個特定的刺激詞時,該詞的意義會影響他們對後續刺激詞的處理。

戴維斯指出媒體的扒糞行為(muckraking)與引爆效果,是一種挖掘並報導社會問題的新聞採訪方式。這種做法可以引起公眾關注,促使政府和其他相關利益關係人采取行動解決問題。

例如,當媒體揭露某家公司存在污染行為時,這些報導可能會引起公眾對環境污染的關注。這種關注可以引發公眾的行動,例如組織示威或聯署請願,並促使政府或公司采取行動解決問題。

以上是對引爆效果的重點整理

隱藏指引

標籤: , ,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