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 星期五

多元評量與闖關遊戲:翻轉傳統評量,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新策略


多元評量與闖關遊戲:翻轉傳統評量,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新策略
壹、前言:評量不只是打分數
傳統上,學校的評量大多以筆試為主,藉由標準化試卷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然而,這樣的單一方式常常只能測出學生在特定時點對知識的記憶,而無法呈現出學生在真實生活中的應用能力、創造力、合作力或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教育目標的轉變與課綱強調素養導向學習的趨勢,多元評量因應而生,成為教學現場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闖關遊戲式評量」近年來廣泛被應用於各級學校,作為提升學生參與度與學習興趣的一種創新評量方式。

貳、多元評量的理念與功能
一、打破傳統的學習觀與評量觀
多元評量強調評量方式的多樣性,主張評量應涵蓋認知、情意與技能三大面向,不僅評量學生「學會了什麼」,更要評估學生「會不會用」,甚至是「學得開不開心」。例如,透過口頭報告、小組討論、實作活動、學習歷程檔案、作品展示等方式,讓學生有機會在多樣的任務中展現學習成果,也讓教師能從不同角度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二、評量也能是學習的過程
多元評量並不僅僅是教學的「最後一步」,它本身就是學習的一部分。當學生在解題、闖關、製作作品或進行自我反思的過程中,不但需要整合知識與技能,也會不斷進行自我修正,這正是「以評促學」的核心精神。

參、闖關遊戲式評量的實踐與優勢
一、什麼是闖關遊戲式評量?
「闖關」原是遊戲中的一種設計模式,學生需通過一連串關卡,才能完成任務。而當這種模式被引進教學評量中時,教師會根據課程內容設計不同難度與任務性質的關卡,學生在闖關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在展現學習成果,也是一種評量方式。這種方式特別適合用在探究、統整與操作型課程中,例如自然科學、生活課程、綜合活動等。

二、闖關式評量的優點
根據圖中資料與教學實務經驗,闖關式評量有以下幾點優勢:
1.促進學習動機:比起傳統考試,闖關遊戲更具趣味性與挑戰性。學生願意主動參與、反覆嘗試,進而提升學習投入度與持久性。
2.整合知識與實作:每一道關卡通常會結合認知、技能與情意三個面向,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所學,而不只是紙上談兵。
3.強化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許多闖關活動需透過小組合作完成,有助於學生發展溝通能力、領導力與應變能力。
4.兼具評量與學習歷程紀錄:教師可從學生通關過程中觀察其思維歷程與學習策略,甚至可用錄影、紀錄單等方式蒐集學習證據。

肆、潛在挑戰與應對策略
儘管闖關式評量帶來許多益處,但在實務推行上也面臨一些挑戰:
一、設計與執行不易
關卡設計需具備清楚的學習目標、合理的操作流程與可行的評量標準,對教師的課程設計與教學能力提出極大挑戰。部分教師可能缺乏設計經驗,或無法將關卡內容與課綱能力指標有效對接。
建議:可透過教學社群合作共備、觀課議課、課程模組分享等方式,提升教師設計素養與實作信心。

二、時間與空間資源限制
闖關活動需較多教學時間與空間配置,對於課堂時間緊湊、場地不足的學校是一大限制。
建議:可將闖關式評量設計為「課中小任務」或「單元尾聲整合活動」,減少對整體教學進度的衝擊。

三、評量標準的客觀性與一致性
關卡中學生可能表現方式多元,教師需判斷其表現是否達標,若缺乏明確的評分規準,可能導致評量不一致。
建議:制定清楚的評分規準(Rubrics),搭配同儕互評與自評,有助於提升評量的公平性與透明度。

伍、教學現場的整體觀點
推動多元評量與闖關式評量,並非只是技術或活動的更換,而是整體教學理念的翻轉。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習的設計者與引導者;學生不再只是知識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探索者與問題解決者。

多元評量與闖關式評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促進其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達成素養導向課程強調的「知識、能力與態度」三位一體的教育目標。

關鍵字:
By 國考小幫手Youtube頻道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