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3 現代企業管理之要義與功能分析
現代企業管理之要義與功能分析
一、決策、協調與資源運用
企業管理的本質,是主管人員藉由他人的努力完成工作目標。這些管理活動雖可細分為計劃、組織、用人、指導、控制五大職能,但實際上,管理實務最常見且關鍵的三個要素為:「決策」、「協調」與「資源運用」。
所謂「決策」,是指管理者根據目標與資訊,做出方向性的選擇;「協調」則是整合部門間或個人間的行動,確保組織整體運作順暢;「資源運用」則涵蓋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等各種資源的分配與有效利用。
這三者之間環環相扣,是管理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精神。
二、企業管理的意涵與範圍
「企業管理」一詞,已成為現代社會通用的專有名詞,意指透過有系統的知識與技能來管理企業活動。其可再細分為「企業機能」與「管理機能」兩個面向。
企業機能是指組織中各部門的基本功能,如生產、行銷、財務、人事與研究發展等。而管理機能則是指各部門主管為了達成目標所應執行的基本管理活動,如計劃、組織、用人、指導與控制。
此外,企業管理的應用不只限於商業領域,也廣泛應用於政府機關、醫療機構、旅遊服務、教育單位等,並依其性質而稱為「行政管理」、「醫院管理」、「教育行政」等,皆屬管理學的應用分支。
三、企業機能的細分
企業的五大
基本機能分別為生產、行銷、財務、人事與研究發展。每一項機能底下又包含許多次級機能。例如:
1.生產機能包含現場製造、生產計畫、品質管理、倉儲物流、工程設計、維修保養等;
2.行銷機能則涵蓋市場調查、廣告推廣、國內外銷售、通路管理與客戶服務;
3.財務機能包括會計、成本分析、預算、出納、資金融通與資產管理;
4.人事機能涉及薪資、招募、訓練、公關、安全衛生、員工福利與總務;
5.研究發展機能著重於產品創新、市場開發、技術研發與基礎研究。
這些機能共同支撐企業的存續與成長,每一項都需要具備專業知識與系統能力。
四、管理機能與行政三聯制的比較
管理的五大基本職能為計劃、組織、用人、指導與控制。這五個步驟有其邏輯順序,需環環相扣,構成完整的管理循環,也稱為「管理步驟」或「管理循環」。
相對地,「行政三聯制」則是蔣中正提出的行政理論,將行政活動分為「計劃(Plan)」、「執行(Do)」、「考核(See)」三個階段。這兩者在本質上類似,皆強調從事前規劃、事中執行到事後控制的完整過程。
換言之,無論是採用管理學的五機能或行政學的三聯制,皆呈現出管理活動中的時間邏輯與循環特性。
五、管理矩陣的觀念
管理矩陣是企業管理的綜合觀念,強調「五大企業機能 × 五大管理功能」的交叉運作。也就是說,無論是行銷、生產、財務、人事或研發等部門,都需執行計劃、組織、用人、指導與控制等管理活動。
這種矩陣式的管理觀念說明:每一個部門不只是執行專業任務,還必須落實基本的管理工作。因此,管理知識與技術應被廣泛應用於各職能部門之中,成為所有主管人員的基本素養。
關鍵字:
By 國考小幫手Youtube頻道
標籤: 企業管理導論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