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新公共行政與黑堡宣言的比較


新公共行政與黑堡宣言的比較
公共行政長期以來被視為效率和科層管理的代名詞。然而,隨著社會環境的快速變遷和價值觀的多元化,學者們開始重新檢視公共行政的核心價值。自20世紀中葉以來,公共行政理論經歷了一系列轉變,從傳統的技術性取向逐步過渡到更加人本和價值導向的取向。其中,「新公共行政」(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NPA)與「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成為這一變革的重要里程碑。

一.新公共行政:以人本與價值為導向的公共行政改革
1968年,在瓦爾多(Dwight Waldo)的召集下,一群公共行政學者於紐約雪城大學舉行明尼蘇達會議,提出了對傳統公共行政的批判與重塑的願景,進而催生了新公共行政理論。馬瑞尼(Frank Marini)在《邁向新公共行政》一書中整理了其核心觀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超越技術的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認為,公共行政不應僅僅被視為技術性工具,而應將重心放在促進社會公平、實現正義與滿足民眾需求。例如,資源分配應考慮社會弱勢群體的特殊需求,並在政策制定中融入公平正義的價值。
2.後實證主義的研究取向
與傳統的實證主義方法不同,新公共行政提倡後實證主義,強調結合價值判斷與經驗研究。例如,在城市規劃中,除了統計數據外,還應納入民眾的價值偏好與文化背景。
3.應對不確定性的靈活行政
新公共行政強調,行政機構需要快速適應動態的社會環境,例如應對經濟危機或自然災害時,應設計彈性流程,以確保政策的高效執行。
4.組織形式的革新
該理論提倡以協作組織取代傳統的科層結構,鼓勵跨部門合作。例如,在公共健康領域,不同部門需共同協作應對疫情。
5.受益者導向的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要求行政官能站在受益者的立場考量政策的影響,注重政策執行過程中的人性化與可及性。

二.黑堡宣言:重塑公共行政的價值與權力基礎
1987年,萬姆斯利(Gary L. Wamsley)等人在黑堡提出了「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進一步深化了公共行政的價值基礎。其八大核心主張如下:
1.公共行政的核心定位
黑堡宣言強調,公共行政不僅是執行政策的機器,更是法治與民主的重要支柱。例如,在環境保護政策中,行政機構應兼顧法律約束與社會需求。
2.公共行政的威權特質
公共行政在執行政策時,需平衡權力與責任,並在法律框架內履行公共服務的使命。例如,在治安管理中,需避免過度執法導致社會對立。
3.創新與靈活性
黑堡宣言提倡,行政機構應在特定情境下靈活應用資源,以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例如,災後重建中需快速動員資源,滿足受災民眾的迫切需求。
4.公共利益的多元化
該理論強調,公共利益並非單一概念,而是多元與動態的。例如,在制定教育政策時,需考量不同群體的文化背景與經濟條件。
5.批判資本主義的局限
黑堡宣言批評市場機制過度滲透公共行政,認為這可能削弱行政機構的公益導向。例如,醫療系統的市場化可能導致弱勢群體無法獲得基本服務。
6.憲政價值的實踐者
行政官需成為憲政價值的捍衛者,確保政策執行符合民主原則與法治精神。
7.專業責任與獨立性
黑堡宣言要求行政官保持專業中立,避免受到政治干預。例如,公共工程的規劃應基於專業評估,而非政治壓力。
8.行政官的多重角色
行政官不僅是政策執行者,還是教育者與協調者。例如,在推動社區發展時,行政官需積極引導民眾參與。

三.比較分析:新公共行政與黑堡宣言的異同
新公共行政與黑堡宣言在本質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皆強調公共行政需回應社會需求,並融入價值導向。然而,兩者也存在顯著差異:
1.價值重點的差異
新公共行政更側重於社會公平與人性化,而黑堡宣言則注重法治與制度的穩定性。
2.研究方法的不同
新公共行政提倡後實證主義,而黑堡宣言更偏重結構性分析與批判性思維。
3.實踐層面的區別
新公共行政注重政策的靈活性與創新性,而黑堡宣言強調行政過程中的專業性與獨立性。

關鍵字:
By 國考小幫手Youtube頻道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